10月9日上午,辽宁大学白钦先名家讲座(第九讲)在蒲河校区部办公楼4楼学术报告厅。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学术副院长、院党支部书记、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秘书长王勇老师应邀作了题为《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部主办,辽宁大学辽宁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承办,来自经济学部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近15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刘文革教授主持。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出席报告会并致欢迎辞。致辞中,余淼杰校长向在座师生隆重地介绍了王勇老师。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王勇老师治学严谨,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产业政策、宏观发展、中国与印度经济、新结构经济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在学术建设方面,秉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与林毅夫教授一同致力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尤其在新结构经济学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和尝试,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学领域原创性思想的生产,为繁荣发展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外,王勇老师期参与并负责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以及重点经济学教材编译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自科重点项目,以及中财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宣部等多部政策课题,并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为中央提供决策治理支持,上达天听,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做出了切实贡献。余淼杰校长为王勇老师担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表达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为王勇老师颁发白钦先名家讲座纪念证书和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报告会上,王勇老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内涵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新结构经济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意义。王勇老师指出,新结构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体发展、转型与运行的系统性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以及现实意义。中国经济在同一时期经历了六大结构性过程:(1)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的结构转型过程与各部门的产业升级过程;(2)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3)从封闭经济逐渐融入世界贸易、金融、科技体系的开放过程;(4)从政治、军事、外交的区域性弱国向世界强国的崛起过程;(5)从农村到城市的城市化过程;(6)从人口结构由少到老、人力资本由低到高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过程。而放眼全世界,中国是唯一同时经历了这六个结构性转型的经济体。现阶段,中国面临着来自欧美等经济强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压制效应,与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追逐效应,如果中国不进行足够快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那么就会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要素禀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内生性变化决定了其不同时期的竞争优势以及宏观政策、贸易结构、分配政策等多方面的经济运行逻辑与结构,这些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技术条件,进而驱动产业升级。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是、政府发展战略不匹配、经济结构与政策不匹配、“乱为政府”等短期问题,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可以纠偏。因此,长期来看,“有为政府”的改革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至关重要。
刘文革教授高度评价了王勇老师的报告,分享了两方面心得体会。一方面,新结构经济学已然成为前沿学术概念。辽宁大学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王勇老师的学术论点与思想为相关辽宁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在治学过程中,也要像王勇老师一样,抓住重点问题层层深入,同时助力新结构经济学、地缘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进而为祖国培养跨学科研究的科研栋梁。
会议最后,经济学部王伟光副主任向王勇副院长赠送纪念照片,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杨攻研副院长向王勇老师赠送校帽,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学生代表献花,与会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