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三年振兴新突破的关键节点上,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青年兴农”社会实践团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对沈阳近郊农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深度挖掘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社会真实问题,并结合团队师生专业特色和技能特长,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助农活动。
7月5日—8月19日,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闸上村电商助农队”成员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造化街道闸上村开展电商助农活动,团队针对水稻网络销路问题,团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与领队教师和村干部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团队成员与当地村干部一同拍摄宣传视频,助力闸上村发展农业电商。
于洪区闸上村有自己的大米品牌“闸上大米”,并有意发展农产品电商产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品牌推介与产品销售。实践过程中,团队师生多次前往闸上村,对当地“认养田”等特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且运用数字经济专业知识,为闸上村传统农业结合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同时团队成员也与村干部一同拍摄相关短视频,提高闸上村特色农业与“闸上大米”品牌知名度。
7月21日——22日,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师生前往沈阳市秀水河子镇,共同开展“万名学子联千地,百强团队促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团委书记杨旭、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周亚明以及辽宁大学返乡学生、国际经济政治学院乡村振兴志愿者共同参加本次活动。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师生共同参观了沈阳市秀水河子烈士陵园和秀水河战役纪念馆,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刘主任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秀水河子战役,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秀水河战役在解放战争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增强了大家对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识。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长岗子村,大家参观了当地的辣椒种植基地,长岗子村乔建昌书记亲切地向同学们介绍长岗子村地方特色——辣椒。通过乔书记的介绍,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辣椒的生长规律,还了解到长岗子村的辣椒种植规模、销售情况,以及发展瓶颈,更看到了辣椒是如何帮助当地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师生和乔书记还探讨了未来能够开展的合作,初步制定了长岗子辣椒产业发展意向及学校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月18—7月19日,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古城子团队走进马三家街道进行实地探访,在与村委会了解村子的过程中,我们对当地的交通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调研小组还对马三家街道的多个重要地标性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邮局、火车站、教堂以及历史悠久的永安石桥等。这些地标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地区历史与文化底蕴,更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经过实地调研同学们认为这些地标性建筑不仅承载着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也具备成为旅游资源的潜力。古城子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震撼了每一位同学的内心,更体现了中华大地悠久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此行不仅让同学们在现实中了解到了更多的农场环境,还从精神层面接收了丰富的文化力量。
随后同学们走进古城子街道的“金苹果庄园”,这是当地较为完整的旅游业态。庄园占地约300亩,具备采摘、戏水、露营、垂钓、真人CS、网红打卡景观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动项目。同学们观看、体验了摘水果、捡鸡蛋、农家乐等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学生们了解到了农村旅游业蓬勃的发展生机。同时,同学们发现了许多不足,如互联网平台宣传不足、数字技术缺失等。调研的师生们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可以增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在互联网方面提供支持与合作。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马三家街道调研团探访了古城子村,古城子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这些独特优势无疑为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些项目仍处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起始阶段,相关旅游资源缺乏广泛宣传和品牌设计,通过同学们走进古城子村,与村委会亲切交谈,大家通过了解村史村情,寻求突破口,探讨解决方案,为古城子村提升品牌效应献计献策,共同寻求未来可以一起努力的合作。
2024年暑期“青年兴农”社会实践团的组建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深入了解社会,学以致用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党委贯彻落实校党委提出的“三走”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实践团成员的眼界,还坚定了为家乡乡村发展助力的信念,也得到了媒体的报道,同学们带着这份田野间的诗意与现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贡献着绵薄之力。